11月11日至13日,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于湖南长沙召开。本届大会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湖南省人民政府联合主办,主题为“智能聚力 系统变革”,聚焦“构建适应全媒体生产传播的工作机制和评价体系,推进主流媒体系统性变革”。会上,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新媒体专业委员会、新闻培训中心,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组委会联合发布《大模型智能体助推系统性变革——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以下简称《报告》),聚焦大模型智能体在传媒领域的落地路径与助推媒体系统性变革的实践逻辑。

2025中国新媒体大会在湖南长沙开幕

赵子忠院长面向全行业发布《大模型智能体助推系统性变革——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
本报告通过对18家领军机构的深度调研指出:2024—2025年,中国智能媒体发展已从“工具叠加”步入“系统重构”的关键阶段。大模型智能体正成为驱动媒体系统性变革的核心引擎,其关键在于实现从“人机协同”到“人机共生”的范式跃迁。《报告》指出,目前智能体生态渐显,智能体新增工具、规划与行动能力,驱动AI从传媒业的“工具配角”跃升为“决策主角”, 支撑智能媒体从“环节优化”向“生态重构”跨越。
《报告》从四个方面解析智能媒体发展年度趋势:一是从智能媒体发展与政策、技术、市场、社会文化之间的关系,勾勒出智能媒体发展基本面;二是从数字化基座革新、大模型智能体生态探索、“AI+”行业智能化建设模式等维度,解析2024-2025年度大模型产业生态结构变化;三是盘点主流媒体、互联网平台和科技型企业在智能化建设方面的典型案例;四是从战略驱动、基础设施建设、业务流程中人机协作模式变化、智能体能力与传媒业应用路径、传媒业智能体商业模式、智媒公信力建设等六大方向,研判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未来趋势。

《大模型智能体助推系统性变革——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点击文末阅读全文获取完整报告)
智能媒体作为信息传播的新引擎,在技术、社会、文化等因素推动下以新形态、新模式重塑传播,成为当代连接人类与信息、知识与智慧的新桥梁。自2019年起,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连续发布中国智能媒体发展研究系列成果,解析各年度我国智能媒体发展的新动向、新实践与新趋势。该系列成果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院长赵子忠教授担任首席专家,由中国传媒大学媒体融合与传播国家重点实验室新媒体研究院副研究员徐琦担任项目主要负责人。
《报告》通过实地调研、深度访谈、文献研究等方法,深度剖析了18家机构的智能化建设典型案例,涵盖人民日报社、新华社、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湖南广播电视台、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南方新闻网、佛山市新闻传媒中心等7家主流媒体;腾讯、字节跳动、阿里巴巴、快手、咪咕视频等5家互联网平台企业;商汤科技、传播大脑、封面科技、中科闻歌、博特智能、中科天玑等6家科技型企业。
《报告》系统研判了智能媒体发展的宏观环境与创新路径,前瞻性地揭示了行业正从“工具化应用”迈向“系统性变革”的关键转折。《报告》不仅洞察到AI Agent(智能体)正重构媒体核心业务流程,成为推动生态级创新的枢纽,更强调在技术狂飙中必须筑牢价值基石,以“人机协同”与“可信可控”引领智媒高质量发展的新范式。
《报告》深刻揭示了智能媒体从“技术赋能”向“价值重构”的演进逻辑。不仅系统梳理了大模型、智能体等关键技术如何重塑媒体生态,更敏锐地指出:未来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将不再是单一技术优势,而是构建“技术+制度+人才”协同演进的系统性创新能力。这一判断为行业在技术快速迭代中保持战略定力、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方向指引。

2025中国新媒体技术展现场
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是专注于数字化、信息化和全球化背景下的新媒体综合发展研究的专业性教学与科研机构,长期致力于开展新媒体产业研究、新媒体内容研究、新媒体技术研究,目前以媒体融合、智能传播、媒体与人工智能、新一代移动通信新媒体、国际互联网传播、大数据、新媒体数字人文及新媒体人才培养等为核心,持续开展深入的新媒体理论研究、行业应用研究和产品创新研发工作,通过联合国内外专家和高级研究人才团队,以严谨的科学研究为根基,努力实现并不断开拓新媒体研究的最大价值。
报告链接:
《大模型智能体助推系统性变革——中国智能媒体创新发展报告2024—20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