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若歆

时间:2019-06-30浏览:468设置


  刘若歆,中国传媒大学新媒体研究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骨干,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访问学者。研究方向聚焦人工智能原生应用开发、AIGC(生成式AI)内容创作、新媒体数据智能分析与融合传播效果评估模型构建等,致力于探索“技术+内容”融合的未来媒介生态。其同时担任中国传媒大学人工智能素养培训讲师,为全校教师提供AI技术与教学融合培训,推动人工智能素养在教育场景中的落地应用。
     联系方式:duoduocuc@163.com
    近年来,主持开发了多款AI应用产品,包括:

 • AI赋能论文写作系统(支持知识生成与结构优化)

 • 基于大模型的AI图像生成工具(文本转图像创意引擎)

 • AI换脸与重建项目(应用于教育传播与文化场景)

一、科研项目与平台资源
  其主持及参与十余项国家级、省部级重大科研课题,长期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新华社、教育部等单位保持合作。代表性项目包括:
 • 《短视频融媒体传播评价体系研究》(中央广播电视总台)
 • 《新媒体传播效果评估指标体系研究》(央视网)
 • 《新媒体数据采集系统》(教育部重大课题)
 • 《互联网历史与前沿课程案例库》等校级创新平台建设
  其主张“在做中学”,注重“项目驱动式人才培养”,学生可全程参与课题调研、产品设计、模型训练、论文撰写及成果展示,积累真实科研经验与作品集。
二、论文与知识产权成果
 • 核心期刊论文6篇(第一作者),EI检索论文2篇
 • 出版专著《新媒体与北京产业发展研究报告(2016)》
 • 发明专利2项(其中1项为第一权利人)
 • 软件著作权4项,涵盖内容采集、智能评估与交互工具开发
研究组鼓励学生围绕项目开展**“论文+产品+专利”三结合式成果产出**,提升科研含金量与实践能力。
三、课程与行业对接
主讲《互联网历史与前沿》《社会网络数据化分析》《人工智能与数据分析》等研究生课程,课程内容紧扣大模型、AI生成、数据分析与网络传播机制等核心议题。
四、导师风格与培养理念
欣赏踏实肯干、有强烈好奇心的学生,尤其欢迎喜欢思考、乐于动手、愿意探索“AI产品如何设计及落地”的同学加入课题组。
倡导开放协作、问题导向型的科研氛围,注重学生独立思考能力与实际产出能力的双重成长。
相关链接:
Linkedin:https://www.linkedin.com/in/ruoxin-liu-106651234/
做过的一些好玩儿应用:
https://www.ghiblit.org/
https://pokerogues.com/
https://www.faceswag.net/





返回原图
/